www.twtzxy.cn 0756-2533776

天文堂中西医医疗中心

新闻资讯
company news 
所在的位置:
港澳名医卢致鹏博士教授用针灸足三里穴加减穴配合川芎调散加减方治疗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与论述
来源: | 作者:港澳名医卢致鹏博士教授的简历 | 发布时间: 2022-08-20 | 420 次浏览 | 分享到:

                                                                                                       

 

    港澳名医卢致鹏博士教授用针灸足三里穴加减穴配合川芎调散加减方

                  治疗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与论述

      卢致鹏1;谭子龙2;马平亮2;卢姣嫚2;张家祯3;卢慈香3;肖水香3;陳振威4;

  鄭金敏4;呂玉娥5;呂景山6;張學文6;唐祖宣6;龐國明7;陳瑞云8;盧家嬉9;盧菀俞10

(1. 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中医药学院、美國國際醫藥大學等地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脾胃科,广东珠海(519015);2.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级硕士研究生脾胃科,广东珠海(519015);3.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级博士研究生脾胃科, 广东珠海(519015);4.执业中医生/师;5.针灸系教授;6.中国地区的国医大师;7.为医院院长;8.为职业中药师;9.为医院护理师;10为医院管理师【第一作者】卢致鹏,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及教学等工作,身兼各相关团体院校客座教授具数国执业医师,为资深高级优良首席医学教授(具:临床专业博导、中药植物学博导、中医内科学博导、中药学硕导/博导..等资格),现任:澳台港中医师联合促进会会长、港台中医师公会联合会会长、澳门新华中医内科协会会长、澳门天文堂中西医医疗中心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中医药学院、美国国际医药大学等地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著作有如下多套丛书:《中药植物学》第1册--至--第3 主编主笔;《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研究》主编主笔;《老人痴呆.脾胃疾病研究》上册,副主主笔;《老人痴呆.脾胃疾病研究》下册,副主编主笔;《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研究及其緃横观》全册,主编主笔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要素研究》全册,主编主笔;《慢性肝炎中医辨证要素研究与剖析》全册,主编主笔(待出辑中);《中药植物学之运用与论述概要》全册,主编主笔。(待出辑中);《肿瘤病与脾胃系统关系分析研究》全册,主编主笔。(待出辑中);《肿瘤病中医治疗学的关系研究》全册,主编主笔。(待出辑中);《中医、中西医结合对肿瘤治疗现况展望概述》全册,主编主笔;卢致鹏博士教授治疗妇科疾病之经验思绪治则传承解析全书主编主笔;《中西医结合对治疗长期慢性妇科疾病解剖分析与未来方向》全书,主编主笔(待辑中);《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主编主笔;《卢致鹏博士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治疗颇析》主编主笔;《认识中药植物》主编主笔;《卢致鹏博士教授临床针灸治疗观察与颇析》主编主笔(待出辑中);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专科专病专方论述系列丛书等多套丛书。 联系电话(大陆手机)15920792566 / (澳门手机)853-66773268  电邮:doctor_macau@163.com 通讯地址:澳门慕拉士大马路1-C1-D号锦兴大厦地下E座) ; 谭子龙,马平亮,卢姣嫚,张家祯,卢慈香,肖水香,皆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级硕士、博士研究生,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脾胃科,广东珠海(5190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卢致鹏教授看诊过程中,对于神经性头痛患者,采用针灸学中医学等有关理论系统根据,于病历60例调查中,随机采用每组各30例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针灸足三里穴配合川芎茶调散加减方治疗,及对照组:单纯采西药MEFENAMIC 500MG ,3次/天,一星期为一疗程,共3疗程治疗,之后作互相对比分析,所得到结果,总有率为:治疗组为97.8%,对照组的总有率为66.8%,两组之比较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再作头痛症之基本证型变量聚类分析及有关研究报告内容,经综合比较庶以从中归纳分析相关论述规则与论点,,以求得最合乎科学之根据,冀作有关针灸方剂配合治疗等方向研究,以作为相关系统研究之参考,并在此基础上,予以相关大样本的研究后续工作。

关键词:卢致鹏 ; 针灸;足三里;川芎茶调散 ; 变数 ; 聚类分析

 

   Dr. Lu Zhipeng, a famous doctor from Hong Kong and Macao, used acupuncture, Sanli acupoint and reduction acupoint with Chuanxiong distribution and prescrip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of nerve headache

Lu Zhipeng 1; Tan Zilong 2; Ma Pingliang 2; Lu Jiaoman 2; Zhangjizhen 3; Lu Qixiang 3; Xiao Shuixiang 3; Zhenwei 4; Jin Min 4; Yu E 5; Jingshan 6; Wen 6; Tang Zuxuan 6; Ming 7; Ruiyun 8; Home Play 9; Wan Yu 10

Professor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ng Kong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merican University, PhD supervisor, spleen and stomach Department of Zhuhai Hospital of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 (519015); 2.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rade 2016, (519015),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 3.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rade 2016, (519015),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 4. practicing doctor / teacher; Professor of Acupuncture; 6.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in China; 7. is the hospital president; 8. is a professional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ist; 9. is a hospital caregiver; 10 As a Hospital Manager [ First Author] Lu Zhipeng, Male, MD, Chief Physician (born), The Professor, PhD supervisor, Long - term work in clinical research and teaching, As a visiting professor in several relevant groups and universities, with practicing doctors in several countries, For senior and excellent chief medical professor (with: supervisor of clinical major, Chinese medicine botany, TCM internal science supervisor, and supervis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etc. ), Currently, President of Hong Kong Joint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ident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Fede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ident of Macao Xinhua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and other places, etc. ..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series: chief edi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tany Book 1 - - to - - Book 3; TCM Certification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mentia of the elderly.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research "above, deputy main pen;" the elderly dementia. Study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Deputy Editor;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View, Study of TCM Syndrome of Chronic gastriti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CM Syndrome of Chronic Hepatitis, Editor (to be published), and Summary of Applic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tany and Editor. ( To be release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Diseases and the spleen and stomach System, editor in chief. ( To be released);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CM Treatment of Oncology, chief editor. ( To be released); Over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ancer Treatmen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Editor,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ynecologic Diseases, Chronic Gastritis; Analysi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Editor in Under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nts, Dr. Lu Zhipeng, Clinical Acupunctur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mmary: Lu Zhipeng Professor see diagnosis process in the, for neural sex headache patients, used acupuncture TCM, about theory system according to, Yu records 60 cases survey in the, random used each group the 30 cases the for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be acupuncture foot three in points tie chuanxiong tea adjustable bulk added reduction party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simple mining Western medicine MEFENAMIC 500MG, 3 times/days, one week for a course, total 3 course treatment, zhihou for each other compared analysis, by get results, total has rate for: Group is 97.8%, there is 66.8% in a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nother headache and basic syndromes of variable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relevant research reports, by comparing Shu from which analysis rules related discussion and argument, and to most of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search relating to prescrip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Hebei province,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system, and on this basis, be related to large sample follow-up.

 

   神经性头痛症,为神经性阻滞或失传或其他病因所引起之习惯性头痛综合征

,病程缠绵,病情反复,时止而发,发而不止,或突发痛剧,疼痛难耐,服任何西药,仍尚不解,及后病情愈趋严重,时发十余次,间而不断,为现代人常见之疾病。

   按照国际头痛的分类标准,头痛的分类如下: (1)偏头痛。 (2)紧张性头痛。 (3)丛集性头痛和慢性发作性偏侧头痛。(4)与结构性疾患无关的杂类头痛。 (5)与头颅外伤有关的头痛。 (6)与血管疾患有关的头痛。 (7)与非血管性颅内疾患有关的头痛。(8)与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有关的头痛。 (9)与非头部感染有关的头痛。 (10)与代谢性疾病有关的头痛。(11)与头颅、颈部、眼、鼻、副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面部或头颅结构有关的 头痛。 (12)颅神经痛、神经干痛或传入性痛。 (13)不能分类的头痛,等多种分法。(以上另有他种说法,尚未统一标准)

  现代医学之神经头痛,大致可如下所起:1.物理致病因素:如颅内外血管、神经、肌肉等局部损伤,可引起头痛症。2.生化致病因素等方面。3.内分泌失调或溢阻等因素所引起者。4.神经精神方面综合征者,亦可引起上述头痛症。5.生活态度之偏差等因素者。6.人格异常方面因素者。7.情绪失调或异常综合征者。8.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者。9.药物失治或滥用等因素者。10.长期压力异常失调者,11.其他未分类之病因者。以上皆可引起上述之神经性头痛者。

  中医之病因,大多可由: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或血虚血阻或瘀阻难化、气虚阻滞、肝阳上亢、阴虚血阻、肝阳化火、肝风内动、或血瘀阴亏等因所引起者。

  在此之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由于精神、情绪因素或各种压力引起的头痛,如常见的神经官能症性头痛、癔病性头痛、抑郁症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也称肌收缩性头痛)、焦虑症引起的头痛等,这类头痛多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如心慌、气急气闷或气滞不化诸症、心神烦燥焦虑不安、平素时感失眠健忘怔忡等症状。这类头痛病程漫长,成年累月,头痛的时间多余不痛的时间,但头痛程度为轻、中度痛,日久则积为重度头痛,甚或服用止痛药尚不能缓解。送给回答者一份礼物送香吻 赠言:好帅的回答,楼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诚挚谢意答答360问答团队最勤劳最可爱的答2013.09.06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

答答小贴士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012年7月---201901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天文堂中西医医疗中心、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等门诊、珠海中西醫結合診所等门诊、病房、住院之神经性头痛患者60例。    

1.2 诊断标准 有关国际头痛分类法、港台中医师公会联合会头痛专业委员会头痛分类标准、相关西医内科学头痛采用标准、中医内科学头痛相关标准、并参酌有关中西医论述之头痛分类法及标准办理。

依据《神经病学》诊断标准:1患者神经性头痛发作次数不低于5次;2头痛的位置为一侧/单侧,活动受限,有伴随症状;3不接受治疗,可持续疼痛数分钟,甚或延长数天者。

1.3 方法:

  对照组治疗: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神经性头痛的方法,以MEFENAMIC 500MG,3次/天,饭后服用,口服。治疗组:采用针灸足三里穴加减配合阿是穴,合谷穴,至阴,风池,风府,大阳,液门,人中等穴,另加上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药物3次/天,针灸1次/天—2次/天,实施每7天为一疗程,3疗程后作相关对比分析调查,并作有关之聚类变量分析,以作为疗效比较观察。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者之神经性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伴随症状亦不存在,且停药后一年没有复发之情况发生。 显效:神经性头痛有较大改善,根据临床头痛评分结果差距超过50。 有效:疼痛有所改善,偶有疼痛发作,持续时间较之前有较大之改善,疼痛间隔延长,停药6个月后无复发。 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之症状仍然存在,且没有改善。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数据以均数标准偏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一般情况

性别比例  神经性头痛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占63.3%)例,女性22(占36.7%)例,男女之比率约为:1.73:1。男性大于女性,呈年纪趋高比重之势,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年龄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的60例病患中,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 64岁,平均年龄 39± 0.5 岁。  

1

人数比例

    38

    22

 1.73  :  1

 百分对比

 百分比率

   63.3%

    36.7%

-----------------

----------------

 

 

 1.1

  

   

   

  

   

   

    

   22

   8

 2.75 : 1

针灸+中药

   30例

  

   16

   14

 1.14 : 1

单纯西药

   30例

  

总人数/比

   38

   22

 1.73 : 1

临床观察

   60例

  

 

2-1  60例神经痛头痛患者之年龄构成比

年龄(y)

例数

百分比(%)

12~24   

   6

  10.0

25~35

  12

  20.0

36~45

   9

  15.0

46~60

   7

  11.7

61~72

  26

  43.3

 

职业分布情况

   本次所调查的60例患者当中,以工人3例(5.0%),农民12例(1%),干部13例(35.0%),军人1例(1.7%),个体职业15例(25.0%),离退休 6例(10.0%),无业下岗7例(11.7%),学生3例(5.0%)。

 

2-1.1  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之职业分布构成比

职业

例数

百分比(%)

工人

  3

   5.0

农民

 12

  20.0

干部

 13

  35.0

军人

  1

   1.7

个体职业

 15

  25.0

离退休

  6

  10.0

无业下岗

  7

  11.7

学生

  3

   5.0

文化程度水平分布之情况 

  本次所调查的60例患者中,文化程度在文盲1例(1.7 %),小学为11例(18.3%),初中13例(21.7%),高中25例(41.7 %),大学7例(11.7 %),研究生以上3例(5.0%)。

 

2-1.2  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之文化程度水平分布构成比                    

文化程度

例数

百分比(%)

文盲

 1

   1.7

小学

11

  18.3

初中

13

  21.7

高中

25

  41.7

大学

 7

  11.7

研究生

 3

   5.0

 

诱发因素分布情况

  共调查了7种疾病诱发因素,分别为吸烟23例(38.3%),饮酒38例(63.3%),熬夜41例(68.3%),饮食结构不合理49例(81.7%),精神因素39例(65.0%),工作压力28例(46.7%),缺乏运动锻炼45例(75.0%)。

2-2  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诱发因素分布

因素

例数

百分比(%)

吸烟

 23

  38.3

饮酒

 38

  63.3

熬夜

 41

  68.3

饮食结构不合理

 49

  81.7

精神因素

 39

  65.0

工作压力

 28

  46.7

缺乏运动锻炼

 45

  75.0

 

2.5.2 神经性头痛之症状分析

临床症状特征之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归纳36种常见的中医症状(采用SPSS14.0软件自动产生数字的功能来产生结果)(即将病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由计算机计算出来之结果),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10个依次为:偏头痛60次(100.0%),头昏头重100次(100.0%),单侧头痛33次(55.0%),双侧头痛27次(45.0%),四肢乏力18次(30.0%),腰痛15次(25.0%),腰胀14次(23.3%),麻痹13次(21.7%),筋痛12次(20.0%),肢痛11次(18.3%),腿痛11次(18.3%),难眠10次(16.7%),胸痛10次(16.7%),胸闷10次(16.7%),胁痛9次(15.0%),下肢关节肿痛8次(13.3%)。 

2-3  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之临床症状频次排列表

              及临床所见16种症状表

症状

频次

 频率(%)

头偏痛

60

  100.0

头昏头重

 60

  100.0

单侧头痛

33

  55.0

双侧头痛

27

  45.0

四肢乏力

 18

  30.0

腰痛

 15

  25,0

腰胀

 14                           

  23.3

麻痹

 13

  21.7

筋痛

12

  20.0

肢痛

11

  18.3

腿痛

 11

  18.3

难眠

 10

  16.7

胸痛

 10

  16.7

胸闷

 10

  16.7

胁痛

  9

  15.0

下膝关节肿痛

  8

  1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性头痛症状特征分析结果

  本例研究归纳具神经性头痛症状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采用SPSS14.0软件自动产生数字的功能来产生结果)(即将病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由计算机计算出来之结果),得知神经性头痛症状分类按出现频例依例为:胀痛17例(28.3%),刺痛13例(21.7%),隐痛17例(28.3%),灼痛3例(5.0%),游走痛6例(10.0%),空痛4例(6.7%),喜温28例(46.7%),喜凉17例(28.3%),喜按36例(60.0%),拒按24例(40.0%)。

2-4   60例神经性头痛之头痛症状特征(频率 %)

类别

 

胀痛

 

刺痛

 

隐痛

 

灼痛

 

游走

 

 

空痛

 

喜温

 

喜凉

 

喜按

 

拒按

 

频次

17

 13      

17

3

 6

 4

28

17

 36

 24

频率  

28.3

 21.7

28.3

5.0

10.0

6.7

46.7

28.3

 60.0

40.0

2.5.3 舌象、脉象之分布情况

  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常见舌象中,舌淡13例(21.7%),舌淡红12例(20.0%),舌红11例(18.3%),舌暗或有瘀点15例(25.0%),舌胖或有齿痕4例(6.7%),舌干少津5例(8.3%),苔薄22例(36.7%),苔厚8例(13.3%),苔腻8例(13.3%),苔黄12例(20.0%)。

 

2-5  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之舌象分布(频率 %)

类别

 

舌淡

 

舌淡   

 

舌红

 

舌暗瘀点

 

舌胖

齿痕

 

舌干少津

 

苔薄

 

苔厚

 

苔腻

苔黄

 

频次

 13

12

 11

 15

 4

 5

 22

 13

 8

 12

频率  

21.7

20.0

18.3

25.0

 6.7

 8.3

 36.7

 21.7

13.3

20.0

    

2-5.1    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之舌象分布(频率 %)(续)

类别

 

苔厚黄腻

 

苔白腻   

 

苔薄暗

 

苔白

 







频次

2

1

1

1







频率  

3.3

1.7

1.7

1.7







 

2-6   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之脉象分布(频率 %)

类别

 

脉浮

 

脉沉   

 

脉弦

 

脉弱

 

脉细

 

 

脉滑数

 

脉弦涩

 

脉弦细

 



频次

 16

 8

 11

11

 6

 3

3

2



频率  

26.7

13.3

18.3

18.3

10.0

5.0

5.0

3.3



 

 

2.3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具体言之,可得出如下几方面结论:

 本研究经过三个疗程后,所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总有率为66.8%,两组之比较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

 各种证型、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工作条件、辨证要素等有一定的联系,发现神经性头痛患者之证型发展以肝肾不足证为最多见。

 病因复杂,且相关涉及脏腑关系明显及密切, 对症状频率结果观察,阐明神经性头痛最常见症状的出现频率外,并系统地初步揭示神经性头痛症不同证型症状分布与出现频率等。

 神经性头痛,为现代常见病之一,中西医之病因治疗,亦不相同,此次实验中,发现治疗组之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神经阻滞不通或其他诱发因素所引起之上述者,然大抵不离经滞血痹及瘀滞不化诸因所引起之症者,而中医之针灸疗法,恰恰则是疏经活络通痹行经及祛瘀去滞之效治,基于瘀则不通,不通则痛之原理,复加上川芎茶调散加减方,乃为祛上焦风滞风痛及风颠等疾之方剂,两相为合,其效立速,故取得良好疗效,乃可确立之事。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气汇聚之所,病人无论从内因外因或不内外因所从而得之,其治疗必以清上焦头风诸邪为主,并兼以趋风行滞宣通为辅,佐以养血平络荣筋为手段,方能根除其头痛之宿疾,而在此方治之理论指导下,卢博士教授所采用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方为主,配以针灸足三里为主穴,配合临床所见证型之所患,予以辨证论治临床加减用之,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辅以针灸行针通络止痛去瘀为方法手段,而终能取到治疗神经性头痛良好效果之目的。

 此次研究中,并得知神经性头痛亦与季节之变化亦有相关性, 对证型分布与发病季节观察结果显示,得出神经性头痛症以四季发病皆见,肝肾不足证一年四季皆为多发,但春季、夏季以肝肾不足型和肝阳上亢型、肾阳虚弱型为多见…等现象为主,有系统地揭示了季节性与头痛的密切关系。且此次之研究也含盖了如证型、症状、饮食、年龄、性别、嗜好、职业等方面,亦同神经性头痛症,有密切关系网存在,此亦在在地显示了神经性头痛,不仅只有一种单纯的血管性问题而己,其尚包了颇多之致病因素,而此致病因素原理证治等方面,亦尚待后人学者专心进一步之研究探讨了。

                           参考文献

 

1 郭欣华. 针灸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123例疗效观察. 检验医学与临

  ,2012(17):2253-2254

张苹. 针灸结合川芎注射液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8):95-96

武洪魁. 针灸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543

司凤琴,董荣恩.川芎茶调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偏头痛160例临床观察.中外医疗,2012,31(3):139

(港澳名医卢致鹏博士教授的简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博士卢致鹏教授简介:
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内科(肝、肾、脾、胃)妇科、肿瘤科等病症,在内科慢性疾病及妇产科病症的治疗与调理有独到的经验;
学经历:
*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学(中医临床专业)医学博士毕业
* 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地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临床专业博导、中药植物学博导、中医内科学博导、中药学硕导/博导、方剂学博导、针灸学博导、诊断学博导等职
现职:
* 中华医药杂志社社长
* 中华医药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 中华医药出版社社长
* 天文堂中西医医疗中心院长
* 天文堂综合医疗中心院长
* 澳门专业核心期刊文物评鉴中心主任                                   * 澳港中医师联合促进会(简称:医师联会)总会会长
* 澳门新华中医内科协会会长 (暨)
* 港台中医师公会联合会会长
* 肿瘤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肝炎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肝胆科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肾科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会长
* 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会长
* 妇科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大肠癌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针灸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儿科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内科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脑病治疗专业委员会会长
* 澳门政府注册中医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証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証书
* 中华医药社长                                                       * 全球醫學雜志執行主編(Executive Editor-in-Chief,Global Journal of Medicine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山庄温泉疗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绿色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 副会长
* 北京中西医慢性病防治促进会全国中西医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医疗环保分会 副主委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 副会长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分会会 副主委
*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传统医学特色评鉴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会…等多职                            执照: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注册中医生(W-0025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证书编码:201144141131520200000000MAC号证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证书编码:141440400001639号证书)
*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Name of Business /Registration(HK):LU CHIH-PENG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 Certificate
* 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証书
论文:
* 《慢性胃炎1097例辨证要素研究与频数变量聚类分析》,中医药通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2009,4月刋出版
* 《慢性胃炎124例基本证候变量聚类分析》,中医药通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2007年,12月刋出版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82例观察》,中医药通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2007,4月刋出版。
* 其它发表论文详见<中华医药>专业期刊等发表国际文等内容中
* 公开发表论文1600余篇
* 担任科教研等方面工作近四十年,长期专研肿瘤、内科、脾胃科、肝肾科、妇产科等方面专精深入
著作:
* 《中药植物学》第一册,主编主笔
* 《中药植物学》第二册,主编主笔
* 《中药植物学》第三册,主编主笔
* 《老人痴呆.脾胃疾病研究》上册,副主编主笔
* 《老人痴呆.脾胃疾病研究》下册,副主编主笔
*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研究及其緃横观》全册,主编主笔
*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要素研究》全册,主编主笔
*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要素深入颇析参详论述》全册,主编主笔。
* 《中医、中西医结合对肿瘤治疗现况展望概述》全册,主编主笔
* 曾担任中华医药专栏医生主编主笔..
* 《卢致鹏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之经验思路传承颇析》全文,主编主笔
*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专病专方专剂专治专药著作系列研究)
***连锁医疗机构***
****(旗下门诊部医疗机构):医疗中心;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
澳门天文堂中西医医疗中心
天文堂中西医医疗中心(旗下)天文堂中西医结合(中山)门诊部
天文堂中西医医疗中心(旗下)(珠海)中西医结合诊所 等地负责人
* 卢致鹏教授近期出版的新书(最新出版的新书目录如下):
1中医经典与临床案例丛书-伤寒论与临床案例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2 中医经典与临床案例丛书-温病条辨与临床案例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3 中医经典与临床案例丛书-金匮要略与临床案例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4 中医经典与临床案例丛书-金匮要略与临床案例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5 金匮要略与临床案例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6温病条辨与临床案例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7伤寒论与临床案例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中医经典与临床案例丛书-伤寒论与临床案例 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9中医经典与临床案例丛书-伤寒论与临床案例 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10 中医经典与临床案例丛书-温病条辨与临床案例 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11 中医经典与临床案例丛书-金匮要略与临床案例 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作者:何清湖 喻 嵘 卢致鹏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专病专方专剂专治专药著作系列研究)(2020年出版)    * (有关卢致鹏教授的资料,可查阅《百度百科》中,即可知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